糖尿病是什麼?糖尿病原因及症狀

糖尿病是什麼?糖尿病原因及症狀

一、糖尿病的基本介紹

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,人體在健康狀態下,能夠將醣類食物消化吸收,轉變為葡萄糖,提供身體作為能源使用。由胰臟分泌的胰島素,負責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以進行代謝作用。當身體利用糖類的能力降低,或完全無法作用時,會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、尿液中出現葡萄糖等症狀。


葡萄糖是身體細胞最主要的能量來源,當葡萄糖濃度過低時,細胞會因能量缺乏而死亡。反之,血糖濃度太高也會破壞細胞活性,造成細胞毒性。調控血糖濃度恆定的重要工作,即是由胰島素負責。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,或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,會使血中葡萄糖濃度上升,最終造成糖尿病。


由於糖尿病初期無明顯症狀,患者往往不易察覺其發生,國內外資料顯示,接近4成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發生糖尿病1。然而,糖尿病不但會增加死亡風險,也是導致心臟病、中風、下肢截肢、失明及腎衰竭的主要病因2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,台灣地區糖尿病人口超過200萬人,每年以25,000名的速度增加,更長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,對國人健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3

胰臟能分泌胰島素,調控血糖不可或缺的荷爾蒙


二、糖尿病的發生原因

糖尿病的主要特徵,是血中的葡萄糖濃度偏高。根據病因的不同,糖尿病區分為第1型以及第2型糖尿病。第1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,通常是胰臟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,受到自體免疫或其他原因的破壞,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。


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,則是身體裡出現胰島素抗性,合併有胰島素相對缺乏的問題。通常與遺傳有關,其他環境因素如肥胖、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、懷孕、藥物,也可能促使糖尿病發生。隨著老化作用,身體除了胰島素分泌下降,也會產生胰島素阻抗的現象,增加糖尿病的發生機率。


都市化的生活環境與型態,容易提高第2型糖尿病的盛行率4。當身體內的能量沒有充分消耗,或是肝臟、肌肉、胰臟累積過多的脂肪,會進一步造成胰島素阻抗。不只減少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,也會增加胰島素分泌的障礙,使血糖節節上升。


另外,身體其他器官和組織的功能,也可能影響血糖濃度。例如腸道中的腸泌素分泌不足,會造成血糖上升。腎小管中的鈉-葡萄糖共同輸送器-2(SGLT),會回收過濾後的葡萄糖送回血液,導致血糖偏高。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濃度偏低,也可能會造成血糖上升5


總的而言,糖尿病是一個複雜疾病,是環境因素與基因交互作用產生的高血糖疾病。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,攝取過多營養及身體活動度降低造成肥胖,是引起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6。另外,胰臟功能缺失以及荷爾蒙失調,也會引起高血糖問題,需要透過詳細的檢查及診斷,才能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。


三、糖尿病的常見症狀

在發病的早期階段,糖尿病多數病人沒有明顯症狀。部份病患會有「三多一少」的典型症狀出現,亦即「多吃」、「多喝」、「多尿」、「體重減輕」。有些患者則是因為皮膚瘙癢、手腳麻木、陽萎、傷口癒合不良等現象,才有所警覺並檢查確診。也有部份病患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。


根據統計,第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有體型瘦、體重減輕、多尿、頻渴的臨床表現。而第2型糖尿病患者,較可能出現肥胖、黑色棘皮症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臨床現象7,尤其是有明顯的糖尿病家族史者,更應特別注意。


高血糖的急性症狀可能造成性命危險。身體處在嚴重高血糖狀態時,可能導致體內滲透壓上升,出現意識狀態逐漸變差,嚴重時會使病人昏迷及休克。身體檢查會發現脫水現象、血壓降低、心跳加速等等。


此外,糖尿病人因為使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,身體會改為利用脂肪與作為能量來源。一旦代謝脂肪所產生的「酮體」過多,有可能會造成酮酸中毒,症狀包括虛弱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呼吸急促、呼吸氣息中有水果氣味等,若未即時送醫處理,可能導致昏迷及死亡。


四、糖尿病的日常照護

糖尿病患者平日應做好生活照護,透過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、血糖監測,逐漸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。在日常飲食方面,應以健康飲食為主,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。選擇低升糖指數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全穀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。也可利用「醣類代換」,增加食物的變化與選擇。盡量減少酒精、含糖食品飲料、精製澱粉等攝取量。


適當的體能活動,是促進健康的重要一環,規律運動能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並幫助體重控制,也對降低藥物用量、減少未來失能風險有所幫助。糖尿病人應避免久坐的生活型態。每周從事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,不要連續2天不運動。每周進行2-3次阻力運動,兩次阻力運動間隔至少一天8


無論接受口服血糖藥或胰島素治療,糖尿病人皆應遵醫囑規律服藥。若是用藥不適當,或者平日飲食運動配合程度不佳,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問題9。糖尿病人應掌握自我監測血糖的正確方式,定時量測血糖數值。不論治療型態,皆建議監測餐後1-2小時的血糖10


糖尿病人應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,將自己的「糖化血色素」控制在適當目標內。同時也要注意三高,控制血壓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。每年固定接受身體檢查,包括每年至少一次的蛋白尿檢查、眼底檢查、足部檢查。

控糖小撇步-飲食控制、維持理想體重、規律運動、胰島素治療


1.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《糖尿病防治手冊》,1-1-P.13

2.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:《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》,頁13

3.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https://reurl.cc/83KL8g

4.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糖尿病防治手冊,1-1-P.22

5.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,頁23-24

6.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,頁24

7.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,頁4

8.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,頁66-67

9.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糖尿病防治手冊,6-2-P-118-

10.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,頁62



延伸閱讀
nathaliegocm的大頭照
阿諾牛

分享糖尿病衛教知識

留言

 

你想要找哪些糖尿病相關資訊呢?